發布時間:2020-01-08發布者:管理者B點擊次數:1389
慈溪市旭日鎖具有限公司年產400萬套鎖具生產線建設項目
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
慈溪市旭日鎖具有限公司年產400萬套鎖具生產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會議于2019年12月25日在慈溪市旭日鎖具有限公司現場召開。會議由建設單位主持,參加會議的有驗收監測單位(浙江精德檢測科技有限公司)、環評單位(浙江愛聞格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的代表及特邀3名專家(名單附后),并成立了驗收工作組。會前,驗收工作組對項目的環保設施進行了現場檢查,會上聽取了建設單位對項目環境保護執行情況、驗收監測單位對驗收監測情況的匯報,審閱并核實了有關驗收資料,經認真研究討論形成如下驗收意見:
一、項目基本情況
慈溪市旭日鎖具有限公司與慈溪市師橋飛達五金鎖廠均為專業從事鎖具生產的企業,且為同一法人何雄飛名下企業,位于慈溪市觀海衛鎮工業園東區陽光路1號。慈溪市師橋飛達五金鎖廠現有年產330萬套鎖具的生產規模,包括30萬套汽車防盜鎖、300萬套自行車鎖,分別于2001年和2011年通過環保審批。因企業轉型升級需要,由慈溪市旭日鎖具有限公司投資400萬元,對慈溪市師橋飛達五金鎖廠的生產線進行改造升級,實施年產400萬套鎖具生產線建設項目,同時慈溪市師橋飛達五金鎖廠原項目予以取消。2019年11月慈溪市旭日鎖具有限公司委托浙江愛聞格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為該項目編制了《慈溪市旭日鎖具有限公司年產400萬套鎖具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2019年10月8日,寧波市生態環境局對該項目進行審批并批復文件《關于慈溪市旭日鎖具有限公司年產400萬套鎖具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意見》(慈環建[2019]634號)
項目審批生產規模為年產400萬套鎖具。項目總投資400萬元,環保投資10萬元。
二、項目變更情況
本次為慈溪市旭日鎖具有限公司年產400萬套鎖具生產線建設項目驗收,經現場核實,項目實際建設情況與原環評基本一致。
三、環境保護設施落實情況
(1)廢水
項目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注塑間接冷卻水。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達標納管排入慈溪市東部污水處理廠。注塑機間接冷卻用水循環使用不外排,定期補充損耗。
(2)廢氣
項目廢氣主要為:注塑廢氣、破碎粉塵、焊接廢氣、裝配有機廢氣、包裝有機廢氣。注塑廢氣由注塑機在注塑成型工序產生,廢氣集中收集,通過一根15米的排氣筒高空排放。破碎粉塵由破碎機在破碎回用工序產生,焊接廢氣由超聲波焊接機在焊接工序產生,裝配有機廢氣在裝配工序產生,包裝有機廢氣由吸塑包裝封口機在包裝入庫工序產生,通過車間通風無組織排放。
(3)噪聲
項目噪聲主要為:注塑機、破碎機、開式可傾壓力機等設備產生的噪聲,企業選用低噪聲、節能設備,車間設備布置比較合理,生產時關閉門窗,夜間不生產。
(4)固廢
項目固體廢棄物主要為金屬邊角料、一般廢包裝材料、生活垃圾。職工生活垃圾收集后委托環衛部門清運。金屬邊角料、一般廢包裝材料經收集后由物資公司回收綜合利用。
四、驗收監測結果
根據浙江精德檢測科技有限公司《檢測報告》(浙江精德(環)字[2019]第1374號)可知:
(1)廢水
在監測期間,生活污水排放口中pH值、化學需氧量、懸浮物均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三級標準要求,氨氮符合《工業企業廢水氮、磷污染物間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中限值要求。
(2)廢氣
在監測日工況條件下,項目注塑廢氣排放口的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符合《合成樹脂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1572-2015)大氣污染特別排放限值。
項目廠界無組織排放顆粒物、非甲烷總烴濃度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二級標準排放限值要求。
(3)噪聲
在監測期間,在監測日工況條件下,項目晝間東、西、北廠界環境噪聲均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區標準要求。項目晝間南側廠界環境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區標準要求。
(4)固廢
職工生活垃圾收集后委托環衛部門清運;金屬邊角料、一般廢包裝材料經收集后由物資公司回收綜合利用。
五、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項目廢水、噪聲、固廢處理設施能夠滿足本項目需求,驗收監測結果表明項目外排污染物符合達標排放要求,對環境的影響不大。
六、驗收結論
根據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和現場調查,項目環保手續完備,驗收資料基本齊全,環境保護措施基本按照環評及其批復要求進行了落實,廢水、噪聲、固廢等外排污染物符合達標排放和總量控制要求,項目在環境保護方面基本符合竣工驗收條件。經認真討論,驗收工作組同意該項目通過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七、后續要求
1、建立和完善內部崗位職責、獎懲制度和“三廢”臺賬制度等相關環保管理制度。
2、加強長效管理,確保環保設施正常有效運行,“三廢”穩定達標排放。
2019年12月25日